2016-01-14
对大自然心存敬畏
说起《侏罗纪公园2》必须先说说它的电影。因为百分之九十的人只知道这几部电影,虽然百分之百的人都知道电影也是根据小说和剧本演化出来的。侏罗纪公园这部惊悚电影可以说引起相当大的轰动,斯皮尔伯格在这个题材上可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。也因为《侏罗纪公园1》的成功,才有了侏罗纪公园2的诞生。但是,我要负责任地说,电影的成功在于对声光把握的极致,刺激人眼球、耳膜、脑神经的一场盛宴。但是却完全代表不了《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》的这本书的精彩。 说到书的精彩,又不得不说起作者迈克尔·克莱顿。迈克尔·克莱顿毕业于哈佛大学文学系,但是他认为教授对他有成见,又转为学医学,但最终因为文学作品的出色表现,又重新回到创作中去,并创作出大量畅销的作品。他的作品科技成分浓厚,加上医学科技新知的大量运用,确保了他的作品不肤浅,有分量,他也被冠以“科技惊悚小说之父”。他的畅销书几乎都被搬上好莱坞银幕,他由一名畅销书作家也开始兼当影视导演和制片人。可惜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,却在2008年11月4日因癌症病死洛杉矶,享年66岁。因此我们在《侏罗纪公园》系列作品中,只有1和2部是他的创作。 喜欢《侏罗纪公园》电影的,在看这本书的时候,就请不要对号入座了。因为相对于电影的商业化,这本书更像一个科学普及本。它虽然没有电影里强悍的视觉冲击,身处危机的紧迫压抑,接二连三的神经“爆破”点,如果你看过儒勒凡尔纳的《海底两万里》,倒是可以划一个等号。因为,进入他的书,在流畅恢宏的情节场面中,大量地科技知识夹杂在其中,毫无违和感地灌输在你头脑中。就好像一部有关侏罗纪和各种恐龙,以及植物,生态,毁灭的大百科全书。也正是因为这样,大制作的电影,只摘取他其中情节的紧迫的感官冲击,却无形中将他最精彩的描述淡化成映像,就显得单薄很多。所以对于书本身来讲,电影起到了宣传,却没有体现原汁原味作品本身所带来丰满,我感觉是小说成就了电影,电影的商业化在某种程度上埋没了小说。使人只知斯皮尔伯格,却忽略了迈克尔·克莱顿。 美国很喜欢这种大票房的灾难惊悚电影,《大白鲨》《哥斯拉》《史前巨鳄》《巨蟒惊魂》……太多的题材,小到蚂蚁,马蜂,大到怪兽、金刚,他们一直在大自然中找出人类的恐惧,再用人类的坚韧消灭自己因为自大和贪婪带来的灾难,在血肉淋漓的镜头中带来某些快感。 我一直很疑惑,这种商业电影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反应,是刺激还是警告?后来我觉察出这似乎是抓住一种人类对大自然心存敬畏的一种表现,来进行的商业获取。其实,人类作为一种高等级带有智慧的哺乳动物,在失去“工具”的支持后,是极其孱弱的。你可以想象人类不利用任何工具的生存状态吗?在这种深层次的柔弱中,产生一种自身优越膨胀,缺乏对大自然的畏惧是很可怕的。 因此,这类小说或者电影,惊悚和灾难一直都在警示人们,对大自然的爱护和敬畏。可是人们却只看到征服和杀戮,这很让人悲哀。我们把科学的进步建立在毁灭的基础上,也必然把人类导向一种悲剧的未来。 对这部小说无需说得太多,如果不去沉浸其中也是无法感觉小说中的厚重。虽然他只是一部畅销小说不是名著,可是依然和我们探讨生存还是毁灭,敬畏或是探索的一场盛宴。推荐。 |
一共有 3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