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拓进取型的经济,因而创新是一种最宝贵的企业家精神。 _+r:/O
——彼得•德鲁克 17pI
0q9x
7%gt 6_h
海尔17年来只做了一件事,观念创新。 heCuG 8
fg4v+p
——张瑞敏 R`gAk%BK
+@K;gE!*
创新,企业永续发展的源动力 `iZby`p(l
iCo_?
企业发展靠什么?规模企业如何保持长久的发展?中国企业能否打造百年品牌?我们首先看几个品牌发展的故事。 Xt01>r4*
%3*HhW2|J
一、品牌创新故事:三星,不创新毋宁死 *Y1epBR
6CK=5p,?
1999年时,三星的名字在国外名不见经传,就算有人知道,也主要是廉价微波炉和电视机的生产商的代名词。如今,在消费者的印象中,三星代表的是高端手机产品和先进的液晶电视机。据Interbrand品牌顾问公司近两年对全球各大品牌的调查结果来看,三星品牌名列第25位,稍稍落后于索尼,品牌估价为108亿美元。 o`9v$v8yl
GJNbkeU=@
上世纪九十年代末,三星公司意识到不能总是做一名低成本的搬运工,否则,终有一天会败给中国。于是,三星集团的主席李健熙传令下来:不创新毋宁死。公司聘请埃里克•金为总经理,大刀阔斧开始改革。公司大幅度增加设计师,在美国、欧洲和日本新开设了四家设计所。重视品牌形象,将之前全球55家广告代理商转为一家能分布全球的广告公司,确保三星的品牌形象得到了简化和统一。产品上也不断独具风格,品种齐全。公司的结构和零售分销业务都进行了全面改革。三星时刻不忘提升品牌,面对如今的成绩,埃里克•金仍不满足,“要真正坐上头把交椅,仅仅做到品牌为人所知是不够的,还必须做到品牌为人所爱。” Xy;nPuo
$2o_oo 'qU
二、品牌创新故事:IBM,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E 5<l2r
f/0
XA@
1993年的IBM:营业额$630亿,税前收入亏损$88亿,股票价格$21,故步自封,硬件厂商,分公司各自为政,零散分散的IT系统,公司前途缥缈。 DSz7i=#
9#5zR"
2002年的IBM:营业额$812亿,税前收入$75亿,股票价格$90.25(2003.11.13),以客户为先,技术与服务方案提供商,全球整合业务,全球共用的IT平台,IT行业的领导者。 P-!1Z2Iak
TB7{xyjS/
在“执政”期间,郭士纳作出两个重要的决策:一是使IBM的触角向全球扩展,业务更加多元化,因而使IBM避开了高科技业下滑的影响;二是改变了经营方式,从硬件转向服务。 9,l2O?!
HF&Q[*On
郭士纳掌舵IBM的9年间,正是立足于不断改革和创新,才带领IBM这头巨象重新焕发了活力。 4B $R3T
z8X9Ji:
三、品牌创新故事:3M,创新领域的艺术家
{[KV$1% K
IT[c3U H
对于3M来说,创新是公司的生命。3M公司以其为员工提供创新的环境而著称,视革新为其成长的方式,视新产品为生命。每年,3M公司都要开发200多种新产品。它那传奇般的注重创新的精神已使3M公司连续多年成为美国最受人羡慕的企业之一。 p$~fm;n6p
{$Q[I@
目前,走过了一百多年的3M丝毫未显老态龙钟,相反,它展示给世人的,是不断进取的勃勃生机。3M已经成为多元化制造型企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、一面旗帜、一个“青春不老”的神话。 yg;[)t9
p|bKg_5
从上述几个案例不难看出,企业创新的重要性,特别是对于有一定规模的企业。目前,中国民族企业的创新性如何呢? uxx~tG.
b{
i/La&
08年4月中旬,《商业周刊》联合波士顿咨询服务集团(BCG)评出了2008年度全球创新企业50强。结果,苹果和谷歌的地位仍无人可撼,分别瓜分了冠亚军宝座。但遗憾的是,在50强中,没有一家中国企业。 rWnkSr8pn
ZfFMrdI
随后,《商业周刊》又公布了一项数据,在由亚洲高管评出的全球创新企业20强中,同样没有中国企业。 o8 Es$KwU
\eV6~+>f
中国企业创新状况与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地位、品牌发展地位是一致的。通过研究不难发现,企业增长(规模和效益)是和企业创新密切相关的。 <e$"dOpg[
duh'!}.-rI
创业期的企业需要创新,发展中的企业需要创新,成熟的企业需要创新,大企业集团更需要创新。因为不创新就会落伍,创新可以实现企业的永续性经营。 vn =&-b
R]"]ju
企业的创新体系 `Ji1+
L
MV{;Y
创新如此重要,企业如何创新呢?创新绝对不是口号,因为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最喜欢喊口号,创新的会议开了不少,培训的课程讲了不少,但收效甚微。经过研究,创新是需要完善的体系作保证的。 t()%xA>C8N
$@`HD,p
企业创新就像蝴蝶的翅膀,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,一个技术层面的创新,属于“硬件”的创新;一个是管理创新,属于“软件”的创新。 8@xRhS
O.&we/J
技术层面的创新主要是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,提供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或服务。要求企业在研发、生产、物流、市场、服务、资本等方面整合优势资源,不断创新,而使公司的产品或服务能取得差异化优势,无论是品质领先、性能领先、价格/成本领先、渠道/客户领先或者服务领先。 $Bh[/cPP
[b&P$P
管理创新主要是通过将新的管理方法、新的管理手段、新的管理模式引入企业管理系统,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创新活动。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。管理创新属于“企业”软件方面变革,主要包括组织、流程、人力资源、激励、文化等方面的系统改善。 ) 9Oh'?m]m
F =s *Y\6
企业创新,无论“硬件”和“软件”,两手都要抓,两手都要“硬”。很多企业往往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创新,而忽视了管理方面的创新,创新主要体现在“点”上,具有很大的局限性,创新的效果也大打折扣。“软件”方面的创新往往看不到、摸不着,见效也慢,很多企业不愿意搞,也不会搞,这也是中国企业创新体系不健全的主要原因。 mh8-ifcf
:^[g\H:.]
企业创新带来的效果是客户价值、公司价值的最大化,从而企业的社会价值、员工价值得到了实现。 .$$KJ2//
C
mr
?6o_
企业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大话题,但细观各创新领先企业经历,不难发现,企业创新与领导力有十分大关系。没有郭士纳,不知道IBM这头大象是不是还会跳舞?没有李健熙,不知道三星能否建立起令人羡慕的品牌?没有韦尔奇“精干而灵活”领导通用电气革命,不知道GE是否有今天?没有一个能力超群、个性突出的领导人,企业可能就没有领导力。领导力强的企业,企业创新能力就强,企业战略目标就能落地。所以,我认为,领导力是企业创新体系的“脊梁”。 F,cv)iP
;pt%7w*
领导力,企业创新的发动机 DcH">?p9Ce
XE[[B>&"
詹姆斯•库择思、巴里•波斯纳在他们的经典著作《领导力》一书中给出领导力这样的定义:领导力就是带领其他人走到他们从未走过的地方的能力。这个定义,强调了两个理念:一是要带领其他人,二是要走到没有走过的地方。可见,领导力很大成分上意味着不断创新。 le_>SPS
<y`,*r:
企业创新很大程度意味着公司变革,变革意味打破传统,除去旧秩序,建立新秩序。变革有两种途径,一种是暴力变革,可俗称为革命;一种是非暴力变革,可俗称为改革。历史上,每次政治改革,都受到上上下下的阻力与干扰,很多“变法”志士也因此献出了生命。我们的改革开放,走过的历程也不是一帆风顺,有过怀疑、迷茫,甚至反对。企业的变革,也是一样的,因为改革很多时候意味着利益的再分配,不同的目的和角度看待改革,会有不同的应对改革行为。 *^9Fr1ni
:#p 8lj
改革这么艰难,又必须进行,领导的推动就十分必要了。研究历史不难发现,每次改革,一定有高层的支持。没有邓小平的高瞻远瞩和力排众议,中国改革的步伐可能会延缓。企业的每次变革也离不开最高领导人的支持,很多时候是企业领导自动发起的改革运动。 DwJ"7,W
T]RQY
创新和改革离不开一个坚强的领导,但只有一个领导者是不行的,我们发现,改革和创新的成功实际上是领导者通过自己的影响力,带动其他人共同改变而成功的。这种带领团队不断创新的影响力就是领导力。 OwPPM1x
7a+W< |